您现在的位置是:孤曼来了网 > 知识

“黑色骑士”殒命79周年特刊 -彩绘中的 “博卡日村之虎”魏特曼生前坐车

孤曼来了网2024-11-06 09:51:04【知识】9人已围观

简介常用笔名:元首卫队79年前的今天,即1944年8月8日,法国卡昂地区桑托村附近的卡昂—法莱斯公路上,著名的虎式王牌,党卫队第101重装甲营的传奇车长米夏埃尔·魏特曼Micheal Wittman)率领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79年前的黑色骑士今天 ,即1944年8月8日,殒命法国卡昂地区桑托村附近的周年中的之虎卡昂—法莱斯公路上 ,著名的特刊虎式王牌 ,党卫队第101重装甲营的彩绘车传奇车长米夏埃尔·魏特曼(Micheal Wittman)率领一个排的虎式坦克对英军发动反击时 。于12:47分左右被加拿大陆军第2装甲旅第27装甲团"舍布鲁克燧发枪团"A中队(Squadron A,日村 27th Canadian Armoured Regiment “Sherbrooke Fusiliers Regiment”)伏击中的一辆75毫米短炮身M4“谢尔曼”V型,在斜后方143米距离上命中了坐车“”007“”号虎式坦克的魏特左后引擎。舍布鲁克燧发枪团的曼生谢尔曼坦克,1944年7月10日摄于卡昂包括时年30岁的前坐魏特曼本人在内的全部5名车组成员 :20岁无线电操作员鲁道夫·鲁迪·赫舍尔 ,;20岁的黑色骑士驾驶员海因里希·拉梅尔 ,24岁的殒命炮手卡尔·韦格纳 ,20岁的周年中的之虎装填手京特·韦伯全体阵亡 。007号坦克的特刊唯一一张照片,摄于1945年春关于魏特曼称雄博卡日村及最终战死一役的彩绘车考证雄文已经很多,本号不再赘述。日村由于其传奇经历,以他为主题的虎式坦克座车也被多个模型厂商商品化过 。打开凤凰新闻 ,查看更多高清图片香港兵人厂商DID出品的1:12魏特曼人偶今天就借其战死79周年之际 ,通过模型彩绘讲述一下他生前驾驶过的两辆典型战车及其背后的故事在魏特曼于1943年改为指挥虎式坦克扬名天下之前 ,一直担任三号突击炮及三号坦克的车长。香港模型厂商就于2017年再版了一款他在巴巴罗萨战役期间指挥的三号A型突击炮座车模型。日后的虎式王牌就是在这么一辆其貌不扬的自行火炮上体现了过人的战斗技能 。突击炮起源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当时在西线的进攻中,步兵缺乏有效对付防御工事的手段  。当时的炮兵很重 ,而且不够机动,无法跟上前进的步兵 ,用直接火力摧毁掩体  、碉堡和其他小型防御工事。现在认为突击炮兵之父是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将军 。他最初在1935年提议路德维希·贝克将军 ,建议成立突击炮兵部队,用于步兵师的直接火力支援。1936年6月15日 ,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 AG)接到一份订单  ,开发一种能够安装7.5厘米口径火炮的装甲步兵支援车辆--构型为固定炮架,完全集成炮塔,可允许主炮至少25度的有限横移 ,乘员有全装甲防护,且车体高度不能超过普通士兵的高度  。戴姆勒-奔驰公司使用了其三号中型坦克底盘和传动装置作为新车辆的基础 。原型车制造被移交给阿尔凯特厂,后者于在1937年生产了5辆基于三号B型坦克底盘为基础的原型车。特点是低碳钢上层结构和克虏伯短管7.5厘米StuK 37 L/24主炮 。被称为装甲自行7.5cm突击炮A至D型(Gepanzerte Selbstfahrlafette für Sturmgeschütz 7.5 cm Kanone Ausführung A bis D Sd.Kfz.142)。三号突击炮(Sturmgeschütz III)的首款量产型A型由戴姆勒-奔驰从1940年1月到5月总计生产30辆 ,以改进的5./ZW型底盘(即三号F型坦克)为基础,前装甲加厚至50毫米。其中24辆装备国防军第640 、659 、660 、665突击炮兵连(Sturmartillerie-Batterie,1941年2月统一改称突击炮连(Sturmgeschütz-Batterie);6辆则装备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机械化步兵团的突击炮兵连。每个突击炮兵连下辖3个突击炮兵排,每排两辆 。这些突击炮兵连皆投入法国以及后续的巴尔干 、苏联战场 。1941年7月12日,该突击炮兵连的魏特曼下士隐蔽部署于乌克兰基辅地区的65.6高地 ,期间发现18辆T34/76坦克来袭 ,他通过不断变换射击位置 ,宣称击毁6辆T-34/76 ,并因此战功获颁二级铁十字勋章。他当时的座车就是威龙模型彩绘上的这辆三号A型突击炮,暱称Buzzard (猎鹰) 。但关于魏特曼击毁的苏军坦克型号仍有诸多争议 。其他文献如Franz Kurowski与Patrick Agte等关于魏特曼的著作也未指称当时的苏军坦克型号。T-26的说法见于中文网页以及小林源文的漫画  ,也有说是BT系列高速轻坦克。当然以1941年中的时间点而言 ,苏联的骨干坦克为近万辆T-26及近7000辆BT-2、BT-5 、BT-7  ,这些也是早期三号突击炮较易对抗的苏军坦克 。然而魏特曼在1941年7月12日在65.5高地遭遇的苏军坦克部队到底为何  ,看来还是需要更多的文献资料来解疑。1941年7月12日65.5高地战之后,刚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的魏特曼(左)和他的驾驶员菲利普·弗利茨。乌曼会战德军欲围歼的是苏联第6集团军与第12集团军残部 ,其中第6集团军下辖的机械化第4军拥有当时最多的T-34。在1941年6月22日侵苏作战发起时,苏联总计有近1000辆可用的T-34,其中约6成配发在基辅特别军区 ,而此军区近卫机械化第4军下辖的坦克第8与坦克第32师就拥有300余辆 。当时要在战场上遭遇T-34,就属基辅附近的机率最高,而这也是魏特曼所属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机械化步兵团的作战区域。而魏特曼的战绩绝大部份是在东线取得的, 而且生涯坦克猎杀战绩的半数是在1944年1月的三周内达成, 同样是在东线。直到1944年6月所属的党卫队第101重装甲营才调至法国, 此时他的坦克猎杀战绩已近120。至于早期的短炮身三号突击炮能否对抗苏军重/中型坦克 ,根据第185突击炮营(Sturmgeschüz-Abteilung 185)的纪录,该营自1941年6月22日侵苏开始到当年年底此役结束为止,总计击毁苏军91辆各式装甲车辆  ,自身损失9辆突击炮 。自1942年2月20日至4月9日止 ,总计击毁2辆KV-2、29辆KV-1以及27辆T-34 ,自身损失8辆突击炮。这些击毁纪录只统计交战后起火或严重损毁的敌装甲车辆 ,不包括战损而可修复者 。因此虽然三号突击炮初始的任务规划并非专职反坦克作战 ,但因对坦克表现优异且生产简易 ,战争中后期以突击炮构型衍生的坦克歼击车甚至有取代坦克的趋势。初期的三号突击炮A/B/C/D/E型皆装备24倍径短炮身7.5 cm StuK 37,标准携行弹药包括高爆弹(HE) 、穿甲弹(AP) 、烟幕弹以及高爆反坦克弹(HEAT) 。第一代7.5 cm Granate 38HL高爆反坦克弹(HEAT)在1939年6月就已服役,也在东线战场使用 。该弹种理论上有45 mm的穿甲能力 ,且因使用金属喷流穿甲 ,穿甲力并不随距离而有差异。第二代具70 mm穿甲能力的Gr. 38 HL/A则要到1941年底才服役 ,而这也可能是前述突击炮185营在1942年初对苏联重/中型坦克取得高交换比的部份原因。在2014年12月威龙公司出品的下图这款SK系列虎式初期型坦克模型套件相信是许多模友的心水之物  ,亮点附送了一套魏特曼车组的兵人模型。此套件取材自下图原型根据德军纪录,当时在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第1装甲团第4营第13(重)装甲连的党卫队下级突击中队长魏特曼的坦克猎杀数在1944年1月7日为56辆 ,1月9日增加为66辆。师长党卫队区队长提奥多尔·维施(Theodor Wisch)即在1月10日以此战绩推荐他与炮手党卫队班长巴尔塔扎·“波比”·沃尔( Balthasar “Bobby” Woll)同时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  。波比·沃尔但魏特曼在授勋前的1944年1月13日又将纪录推进至88辆 ,同日师长维施又再推荐其获颁橡叶配饰。因此在1月18日在乌克兰文尼察授勋典礼后4日全体组员拍摄宣传照时,作为背景的S04号虎式坦克主炮即绘上代表88个战果的猎杀环 。下图从左往右分别为无线电员-党卫队装甲列兵维尔纳·伊尔冈(Werner Irrgang)、炮手波比·沃尔、车长魏特曼、装填手-党卫队装甲列兵舍普·罗斯纳( Sepp Rößner)和驾驶员-党卫队突击队员欧根·施密特(Eugen Schmidt) 。五人中一人橡叶骑士勋章、一人骑士勋章,三人一级铁十字勋章 ,如此功勋车组实属罕见  。但仿佛验证了那句老话:凝望深渊者必为深渊所吞噬 ,该车组最终可能只有两人幸存:魏特曼于1944年8月8日在法国战死;欧根·施密特于44年4月8日在卡累利阿地区阵亡;维尔纳·伊尔冈在45年6月5日战争结束后死亡(可能为重伤而亡);舍普·罗斯纳无下落 ,可能幸存。只有唯一以炮手身份获得骑士勋章者波比·沃尔,后来也升为虎式车长 ,参加了诺曼底之役 ,在战斗中因空袭负伤入院。直到1945年3月他才回到现役 ,投入了西线的最后战役 ,后向美军投降 ,获释后成为一名电工,直到96年去世。威龙模型也出品过1:6比例的波比·沃尔人偶这辆S04号虎式坦克早期量产型为地空通信用Sd.Kfz. 268指挥坦克(Panzerbefehlswagen),属连部车辆。魏特曼在1943年12月30日获晋升为第13连代理连长 、1944年1月20日晋升为党卫队上级突击中队长(SS-Obersturmführer) 。直到1944年2月1日于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科尔松-切尔卡瑟包围战期间奉召前往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元首大本营“狼穴”(Wolfsschanze)由希特勒亲自颁授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时 ,方才由党卫队下级突击中队长赫尔穆特·温多夫(Helmut Max Ernst Wendorff)代行连长职务。故S04号虎式指挥坦克应是1944年1月间指派予连长魏特曼的座车。但因其对携弹量较少的虎式指挥坦克颇有微词 ,战场上是否实际使用该S04并无照片及文字证据;共同拍摄授勋宣传照的也是一般的坦克乘员,并无特殊的指挥坦克专属通信兵。该车主炮所绘的88条击杀环在宣传照拍摄完成后即抹除 。虎式坦克基本的无线电设备(Funkgerät)为一具FuG 5收发器,提供4公里范围内的排级至连级坦克间通联 。其两米长杆状天线(Stabantenne)架设于车身右侧 。常称为Befehls-Tiger(“指挥虎”)的虎式指挥坦克分为团级通信用Sd.Kfz. 267及地空联络用Sd.Kfz. 268两款,搭载功能不同的无线电设备,与豹式指挥坦克的配置相同 。两款虎式指挥坦克都移除了炮塔右侧的7.92 mm MG 34同轴机枪  ,改装设FuG 5。因此炮盾上的同轴机枪枪眼以金属栓盖上 ,或使用无机枪枪眼的炮盾;无论炮盾机枪枪眼存在与否  ,涂上防磁涂料(Zimmerit)后即可覆盖 。而FuG 5的两米长杆状天线则由车身右侧移置于炮塔顶部。这两款虎式指挥坦克中,Sd.Kfz. 267在车身装设FuG 8中波收发器 ,提供涵盖数十公里范围的团级通联 。FuG 8所使用的星形天线(Sternantenne D)架设于车身右侧 。数量稀少的Sd.Kfz. 268则在车身装设FuG 7超高频收发器 ,提供80公里范围内与德国空军近距离支援对地攻击机的通信联络,用作前线对空联络官(Fliegerverbindungsoffizier,暨Flivo)用车 。FuG 7的1.4米杆状天线则架设于车身左侧  。两款虎式指挥坦克的备用天线皆收纳于车尾左侧斜置的套筒中 ,为外观辨识特征之一。然由实际相片可发现虎式指挥坦克的天线并未经常架设 ,也会偶然架设于不正确的位置 。在1944年6月13日博卡日村创下单车击毁11辆英军坦克后 ,出于保护“战斗英雄”之考虑,希姆莱本给魏特曼安排了装甲学校教官以及装甲战研究员的职务,但后者觉得作为基层军官,战友仍在前线厮杀,且党卫队第101重装甲营此时已缺乏有经验的连排级军官 ,不愿退居二线。但相比其他几位装甲战王牌,魏特曼的战斗风格比较鲁莽(博卡日之战即可见一斑),虽有战友说他有第六感 ,但在8月8日之役中德军是被三面夹击  ,所以其命运是必死无疑。另当日身为第101营代理营长的他原本无需出战,但也是因为担心原本指挥进攻的第3连连长弗朗茨·霍乌里希(Franz Heurich)经验不够,才坚持爬上007号车亲自指挥 ,最终走上不归路 。1983年挖掘出来的魏特曼车组遗物8月8日之战中德军各坦克残骸位置示意图他战死时刚新婚半年 ,妻子希尔德嘉德·魏特曼(Hildegard Wittmann)彼时今19岁 。二人感情非常好 ,相聚时经常去划船、钓鱼 、野游踏青,魏特曼还拍摄了不少妻子的照片 。战后法国当地人回收了一些虎式坦克的残骸 ,后来希尔德嘉德在故地重游时看到了当地村民回收私藏的007号炮塔吊篮地板,失声痛哭,不过她最后并没有买走这块残骸 ,表示只是能看到这东西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片残骸正好与照片中007号车吊篮地板上的缺口相吻合 ,魏特曼在战死前的最后一刻曾经站在这上面 。在La Cambe的一个小树林附近的魏特曼墓碑 ,后被人撬走

很赞哦!(1)